教务通知【2022】14号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院教研活动,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为保证我院教研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充分发挥教研活动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学院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本学期教研活动开展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研活动开展基本原则 (一)紧紧围绕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着力提升本教研室教师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认识水平。 (二)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紧紧围绕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工作规范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切实可行、规范有效的教研活动。 二、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要点 (一)教育理论、政策学习。 1.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重要讲话精神。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修正)、《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等教育部文件。 3.学习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等教学相关等文件,在教学工作中准确把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教学政策引导方向,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以适应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工作、规范学习。 1.学科、专业建设研讨 对我院今后学科、专业发展定位进行研讨,时刻把握本学科、专业前沿发展动向,及时传达、学习国家、行业(产业)协会出台的与学科、专业办学相关的指导文件,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及专业面向等方面的研讨。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等方面工作研讨。 2.课程、教材建设研讨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课程体系中,形成渗透式课程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重点、考核等内容进行研讨,推进课程综合改革。要立足我院课程建设实际,开展校本教材建设研讨。 3.加强备课及备课交流制度 要利用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备课制度,各教研室要利用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相同或相近专业课程集体备课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同一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前后承接关系的课程的备课交流制度,加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联系性。 4.教师教学能力建设 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大讨论,注重引导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水平。对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模式(即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和师生网络实时交流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5.师德、师风与学风建设 进行师德师风建设交流研讨,进一步激发教师岗位责任感,开展师德育人经验交流,研讨在现有学生素质基础上,如何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就如何凝练我院大学精神和文化品格,推动学院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展开研讨。 6.创新创业教育(含学科竞赛) 认真学习、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机融合入我院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和专业能力教育体系进行研讨;就如何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成才成长路径中的作用展开研讨。 7.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建设 开展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习,进行教师教学基本程序、基本规范研讨,提升教学管理规范性。 8.教学研究建设 在教研活动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研讨,充分发挥教研室团队优势,积极申报高层次教研课题。 9.实验、实践、实习教学保障 一是立足学科发展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需要,对各学科、专业现有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情况及制约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进行研讨,为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出谋划策。二是就如何建立互利共赢的深度校企合作,拓展高质量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工作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保障体系进行研讨。 三、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 各教研室应将教研活动与日常布置工作、一般工作总结等事务性会议区分开来,并根据学院教学工作重点,结合本教研室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各教学单位于3月9日前,将填写好的《教研活动计划表》(附件)打印,由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本部门公章后,连同该表电子版一起交至教务部备案。 四、有关要求 1.本学期每个教研室至少开展8次教研室活动,每个教研室可单独开展也可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活动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周三下午,每次教研活动一般不少于1小时。教研室活动要精且有效果。 2.无特殊情况下,教研室成员应积极参加本教研室活动。各教研室要认真做好教研室活动记录,并留存教研活动的相关文字、照片、影像等资料。教务部将组织督导专家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到各单位随机参加教研活动。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87195056 特此通知。 教务部 2022年3月3日 附件:
|